央广网鹤岗6月12日音讯(记者李雪 陈显春)“这已经是农机我换的第五台无人植保机了!”在黑龙江垦区二九〇农场 ,换新栽培户张宝金指着眼前的有底业更无人机骄傲地对记者说 。从2020年买入第一台无人植保机,智农成为一名“飞手”后,可观张宝金的农机无人机可谓是常换常新 ,尤其是换新最近两年 ,新出什么类型买什么,有底业更什么功能好买什么 。智农
水稻田里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(央广网发 陈晓玉 摄)。可观
“第一台无人机一次就能作业5亩地,农机并且干不了多一瞬间就要充电 。换新现在一台无人机一袋肥可以作业7亩地,有底业更电池也扛使,智农一块电池勤奋好学30分钟没问题 ,可观尤其是装备了发电机后,可以昼夜不停歇地干 。”张宝金说 。
比较于之前的无人植保机,本年张宝金新引进的无人机无论是上肥,仍是喷药,作业的精准度都有了进一步打气 ,不只更有效地促进了水稻的长势,还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用量 。
张宝金(中)和“有机户”成立了飞防合作社(央广网记者李雪 摄)。
而让张宝金如此有底气 ,定心大胆地进行设备更新的重要原因,是黑龙江省出台的老旧农机作废更新方针